首页 爱丽丝书屋 娱乐明星 娱乐封神榜

第三卷 第672章

娱乐封神榜 威武威武 3268 2024-03-05 12:04

  李旭一点都不担心新艺城,就像《最佳拍档》这一仗之后,新艺城也不会担心他。

  你张大导演的确厉害,又有背景,一部电影就能拿下3000万票房。

  但你只有一个人啊,我们新艺城可是有七个人,对付你这种邪魔,错了,我们七个情同手足,“对一个,是一起上;对一群,还是一起上”。

  总之,麦嘉、石天、黄百鸣、泰迪罗宾、曾志伟、徐克,哪个不能导,哪个不能编,哪个不能演?

  另一个时空里,拍摄《英伦琵琶》的时候,导演梁普智在英国各种改剧本,监制泰迪罗宾行使权力制止了他,梁普智一怒之下拂袖而去,泰迪罗宾当即下场拿起导筒做起了导演,梁普智第二天就乖乖地回去。

  所以,你一个人就算次次都拍出3000万票房的电影,一年能拍几部?

  他们几个人,不算施南生,每人每年拍两部电影,每部电影过千万,一年就是1亿2000万的票房。

  可惜李旭对这种事完全不在乎,彼此的眼光都不在一个档次上,就不要跟只能关注眼前的蚂蚁们计较。

  不过邵氏就有些麻烦,正因为目前电影大盘的热度,让他们是在有些拿捏不住《记忆碎片》这部电影。

  要说票房吧,那肯定是有的,导演王晶证明过票房,又在戛纳拿过奖,编剧还是“张皓轩”,上映后肯定能圈一波钱的。

  但是接下来如何,那就不好说了,邵氏也不是没有懂电影的人,邵仁枚就直接表示,这电影好是好,也足够新奇,就是担心观众没那个耐心啊。

  所以即便周润发、吴耀汉、胡慧中都上过TVB的节目了,帮电影做了一番宣传,档期依然还没定下来。

  可惜李旭同样不在乎,反正《记忆碎片》就是弄出来获奖的,既然已经到手,别的事情就不管了,所以直接将《偷天情缘》安排在了6月底,如果那之前不上映,那就只要委屈他们继续往后推了。

  所以“张皓轩”这边没什么大事,而“小爱德华·李”这边应酬却是颇多的,比如跟新港督见个面什么的。

  “我们前后写过十多封信,打过三次电话,毕竟不能为家事而太久占用频段。无论在信中还是在电话里,戴娜都跟我详细述说了那些士兵是多么的坚强,又是多么不容易,即使远在千里,我依然能感受到她那颗善良的心。”坐在半闭的小厅沙发上,李旭举着长颈杯,对身边的达官贵人们娓娓道来。

  这是一场在半岛酒店举行的酒会,由怡和的几个董事发起的,为了庆祝大英帝国在马岛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。

  尽管在6月初这个时间段,这场战争还没完全落下帷幕,但明眼人都清楚,阿根廷已经黔驴技穷,认输是迟早的事情。

  对英国以及其目前仅存的殖民地来说,自然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,日不落帝国的余晖仍在。

  “等这场战争结束之后,我一定回伦敦成立一家慈善基金,为那些在这场伟大战争中做出贡献的军人们提供必要的帮助,这是他们应得的。”当即有人这么说道,那是怡和的一名董事,英国人。

  然后许多人附和起来。

  “希望以后不会再有战争了。”一位女眷这时感叹道。

  “是啊,希望以后不会再有战争了,”她的丈夫当即说道,并起身举杯,“祝世界和平!”

  “祝世界和平。”一群伪善的家伙一起举杯。

  到这里,这场酒会中的小聚会也就结束了,但在李旭离开之前,主持这场小聚会的新任港督尤德叫住了他。

  “你好,小李先生。”他笑容可掬的和他握了握手。

  “你好,阁下。”李旭点头回应。

  “还没来之前,就听说过你的名字,作为在校学生,就能有这样大的事业,真是年轻有为,”尤德笑道,“甚至,听说那部香港首个摘得戛纳电影节奖项的电影,就是你支持的。”

  “一点小爱好而已。”李旭微笑以答。

  又有盐无味的寒暄了两句,尤德才又进入了正题:“小李先生,听说你去年和今年,都曾北边上考察,还在上海投资了一条汽车生产线?”

  “是的,总督阁下,”李旭点头答道,“我跟福特合作,一起敲定在上海投资,北边的经济总量不高,但是很有活力,还有大量稍微培训一下就能上手的产业工人,非常值得投资。”

  停顿了下,他随即又道:“恕我直言,阁下,如果英国想要通过谈判手段,维持住香港的地位,可能性是非常低的。”

  尤德面色一滞,然后隐隐有些不太高兴,大概是觉得李旭过于直白。

  但作为政客,他很快恢复了正常,当即认真问道:“为什么这么说呢,小李先生?”

  “很简单,香港离大陆太近,比福克兰群岛和阿根廷近多了,如果首相阁下在接下来的谈判中,妄图以福岛战争的胜利逼迫对方让步,那么很可能自讨苦吃。”李旭悠然说道。

  尤德挑了挑眉,有些不悦,却并不是很吃惊,毕竟能参加这个酒会的人都是非富即贵,猜到中英双方要谈判并非难事。

  不过这都还没开始谈,就说什么会自讨苦吃,换谁都不会高兴。

  所以尤德变得有些冷淡:“感谢你的提醒,小李先生,我会向白厅汇报的。”

  说完就走了,李旭耸了耸肩,也没多话,不过想想尤德的经历,还是挺有宿命感的。

  30多年前,就是这家伙,在长江上趁着解放军不备,跟几个水手同伴将被炮击的紫石英号开走,从远东逃了回去,为此还被授勋。

  之后再回远东就是今年5月,接替麦理浩爵士,出任第26任港督。

  他在任上见证了《中英联合声明》的签署,然后86年因为心脏病发作身亡,而且还是死在北京了,也不知道板凳因为这件事做出了多少让步。

  毕竟,李鸿章脸上的那一发子弹,可是价值1.2亿两白银呢。

  港督可不是件舒服的差事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是一种贬斥,劳心劳力还不一定能讨伦敦的好。

  尤德之所以会跟他套近乎,自然是因为他做的那些事情,他又没怎么隐瞒,总督府那边要查,总会查到的,这个时期总督府的政治部还是很有战斗力的。

  所以看得出来,小爱德华·皮尔庞特·李先生,对香港很有兴趣,对内地也很有兴趣,而且据说之前还进过中南海,在这个中英即将谈判的风口上,有必要探探口风。

  尤德来港赴任的时候,李旭还在戛纳,自然没法碰面,现在他回来了,肯定不能放过,于是有了刚才的一幕,可惜有些不欢而散。

  “爱德华。”在李旭出来的时候,等在外面的中年人叫住了他。

  四十多岁,五英尺8英寸高,干干瘦瘦的,头发略显稀疏。

  “有什么事吗,蒙巴顿先生?”李旭礼貌地回应道。

  “我说了,叫我欧文就行了。”对方露齿一笑,“刚才看到总督阁下出去,似乎有些不太高兴?”

  “我告诉总督阁下,如果白厅要跟中国谈判,那么最好讲究策略,不要一开始就用福岛的胜利去逼迫对方让步。”李旭耸了耸肩。

  “非常正确的策略,但唐宁街10号不一定会接受,首相阁下需要更加畅快的胜利来应对明年的大选。”对方脸上闪过一丝讥笑,然后神色一正:“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,没人希望将这美丽的小岛让出去,不是吗?”

  “当然。”李旭点了点头,然后在心里翻了个白眼。

  如果可以,他希望明天他们就开始谈判,然后在大陆的压迫下立即成立联合小组,给摇摇欲坠的股市最后一击还是小事。

  香港的股市在进入80年代后一直都不怎么样,这也算是陈松青能够诈骗成功的原因之一,四大股市总需要些又潜力的股票来拉高股市——哪怕只是看上去有潜力——以便制造出牛市的模样,可惜最后就玩脱了。

  所以将82年到83年的股灾归咎于中英谈判上面是不对的,这不过是一根压垮骆驼的稻草,就算谈判移到83年进行,该跌的还是得跌。

  李旭之所以撩拨尤德,也是想稍微推动一下谈判,这样港英政府就会早点放弃香港,然后各种资产大甩卖了,他就可以一一拿下。

  不提这个,又聊了几句,对方才问到了主题上面:“我之前的提议,你觉得怎样?”

  “我很有兴趣,但是今年可能不行,”李旭这么回答道,“今年我还有别的计划,资金有些紧张。再说了,我刚刚拿下渣打银行10.5%的股份,再跟怡和有交集,不光是总督阁下要过问,伦敦也会吧?”

  “好吧,”对方耸耸肩,并没有死缠烂打的意思,显然也是来试探的,“李先生毕竟是怡和的股东。”

  这个李先生自然是指李旭今生的老爹了,毕竟他也在远东呆过,是怡和的股东,不过没有进入董事会。

  “下次再见了,爱德华。”蒙巴顿笑了笑,告辞离开。

  “下次再见,欧文。”李旭叫了他的名字。

  其实,一听他的姓氏就知道,跟王室有那么点千丝万缕的联系,所以成为怡和的股东也无可厚非。

  而他之所以想要将怡和推销给李旭,无非就是担心华人资本的觊觎,想要找点同盟,没记错的话,怡和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和置地达成交换持股的协议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